發布日期:2021-10-14點擊次數:787次
重陽節,為何又要登高飲酒呢?你可知曉登高飲酒都有哪些來歷和習俗呢?今天小編和大家一同來分享。
因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,所以又叫“登高節”。其初多與避災除厄的迷信傳說關,后乃成為游覽健身活動的一種。多在人日、正月十五日或其他節日舉行。至魏晉后,因費長房、桓景傳說,相率于九月九日(重九)進行,遂以為俗。較朝梁吳均《續齊諧記》:“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,長房謂之曰:‘九月九日,汝家當有災厄,急宜去令家人各作繹囊,盛茱萸以系臂,登高飲菊花酒,此禍可消?!叭缪?,舉家登山,夕還家,見雞狗牛羊一時暴死。長房聞之曰:代之矣。今世人第六至九日,登山飲酒,婦人帶茱萸囊是也?!?
古人認為“九”為陽數,九月初九日正好是兩個陽數相重,所以人們把它叫做“重陽”,也叫做“重九”。在中國文化中,陽為盛,為浩然之氣, 重陽之日要登高,佩戴茱萸,以驅災辟邪,重陽節得名于此。
中國人過重陽已流傳許久,最早可追溯到漢初。重陽重陽,顧名思義即兩陽相重。據三國時曹丕的《九日與鐘徭書》中記載:“歲往月來,忽復九月九日。九為陽數,而日月并應,俗嘉其名,以為宜于長久,故以享宴高會?!笨梢娭仃柟澭顼嬛暪艁碛兄?。
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,菊花盛開,賞菊的佳節,因而民間也把農歷九月稱為“菊月”。晉時陶淵明以與詩酒菊隱居出名。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。有文人士大夫紛紛效仿,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,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。
重陽節仍然保留著吃重陽糕和喝菊花酒的習俗,“登高”尤其受人重視,特別是受老年人重視。其原因之一是“高”有高壽的意思,之二是登高的確可以鍛煉身體,還能開闊視野、陶冶情操。1989年,國家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。每到這一日,老年人們都喜歡登山秋游,結伴賞菊,古老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意義與傳承精神。
明劉侗、于奕正《帝京景物略.春場》:“九月九日,載酒具、茶爐、食榼,曰登高。香山諸山,高山也;法藏寺,高塔也;顯靈宮、報國寺,高閣也,釋不登。憑園亭,闖坊曲為娛耳?!鼻孱櫟摗肚寮武?九月.登高》:“登高,舊俗在吳山治平寺中牽羊賭彩,為攤錢之戲。今吳山頂機王殿,猶有鼓樂酬神,喧闐終日者?;蚪璧歉咧?,遨游虎阜,簫鼓畫船,更深乃返?!?
登高飲酒哪個節日呢?通過小編的分享,大家應該對重陽節登高飲酒有一定會的了解了吧?再有就是重陽正值換季,每天的溫差變化很大。根據無限極“四合理”理念,朋友們要注意合理起居,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。睡眠是養生的重頭戲,早睡早起,適當午睡,讓我們每天都精神滿滿。而秋季里涼風習習,容易著涼,常備外套,勤脫勤著,小感冒小病痛,通通遠離。